专业的废品收购服务商 7X24小时回收热线

TEL:13828815366 00852- 69444093/QQ:1835417088

回收分类 / LEIBIE

香港退港保税料件回收

废设备 |环保处理过程 |玻璃环保处理 |磨具 |服务器主板 |废塑料 |手机玻璃处理 |废电线 |玻璃销毁处理 |香港红酒销毁过程 |废马达 |奶瓶销毁 |IC |玻璃销毁 |保健品销毁 |塑胶 |保健品 |电视机液晶屏 |玻璃 |退港报税料件销毁 |退港报税食品回收销毁 |婴儿米粉销毁 |婴儿辅食销毁 |婴幼儿辅食回收销毁 |香港食品回收销毁 |饮料食品回收销毁 |电子显示屏回收销毁 |香港废品回收销毁 |退港保健饮品环保销毁 |

香港塑胶回收

塑胶粒 |ABS+PC |废塑料 |香港废品回收 |塑胶粒 |香港塑料产品销毁 |塑料产品销毁 |

香港五金回收

废铁 |不锈钢 |铝板 |钛合金 |废铝片 |废铜 |废马达 |汽车电池 |镀金板 |废铝材 |变压器 |废铁回收 |

香港电子回收

废PCB板 |废IC |内存条 |废电脑 |散热器 |变压器 |废旧设备 |电脑散热器 |集成电路 |电脑硬盘 |充电器 |电子废料销毁 |电子产品回收销毁 |液晶屏幕回收销毁 |液晶屏幕销毁 |电子液晶显示屏销毁 |电子液晶显示屏销毁 |电子液晶显示屏销毁 |电子液晶显示屏销毁 |电子液晶显示屏销毁 |

香港废品销毁处理

液晶玻璃 |废品销毁 |破碎处理 |香港废品销毁过程 |电池 |手机玻璃 |塑料销毁处理 |手机玻璃销毁 |塑胶销毁处理 |不良品销毁处理 |护肤品销毁处理 |药品销毁处理 |充电器壳 |碎玻璃 |奶粉 |过期奶粉 |玻璃销毁 |葡萄酒 |红酒 |餐具 |充电数据线 |洋酒 |洋酒 |食品香港销毁处理 |奶粉香港销毁处理 |奶粉销毁处理 |临期奶粉销毁 |临期食品香港销毁 |临期食品回收销毁 |香港电子屏幕销毁 |玻璃制品销毁 |电子液晶显示屏销毁 |电子液晶显示屏销毁 |电子液晶显示屏销毁 |

香港退港保税食品销毁

香港食品回收销毁 |香港食品回收销毁 |香港食品回收销毁 |退港保税食品销毁 |退港保税食品销毁 |

联系我们 / CONTACUS

地 址:香港元朗公庵路DD114号

电话:13828815366 00852- 69444093

QQ:1835417088

Email: 1835417088@qq.com m13828815366@163.com

废品新闻 /NEWS

仿古大院沦为无证废品收购站,亭台楼阁堆满废品

发布者:香港废品回收公司   发布时间:2014-08-28   阅读:1198

  康乐西街一个仿古大院内,竟然生存着一个无证废品收购站。这个非法收购站固然曾多次被执法部分查封,可很快又重操旧业,而且生意日渐“红火”,占地面积也越来越大,院内的亭台楼阁都成了存放废品的场所。“这里与碑林公园仅一巷之隔,环境反差却如斯之大。”四周居民对此颇有微词,觉得这个废品收购站仅破坏环境,还存在重大消防隐患。废品处理


  前天下战书,记者在太原市古建筑工程公司院内看到了这极不协调的一幕。

  这家公司位于康乐西街路南一个冷巷深处,坐拥五亩多地,里面建有亭台楼阁。这里原本古风浓烈、环境幽静,但现在竟然四处堆砌着各种回收的废品,废钢筋、一袋袋的饮料瓶和废塑料乱扔在各处,将院子糟践得不像样子。院内一段古色长廊,两侧已被烂木板封堵,其中尽是褴褛。飞檐小亭也被挤占,堆满废品。一座假山被废品包抄着,仅露着一个尖角。西南角的一栋二层仿古楼阁也未能幸免。人在院中行走,必需绕行一堆堆的废品。

  “这个废品收购站在这里好多年了,清也清不走!“四周一居民告诉记者。

  好好的庭院变成废品收购站,附近居民也怨言百出。他们以为这里的环境被糟践不说,还存在极大的消防隐患。“这里西邻碑林公园,东、南、北与居民区相连,一旦失火,必会殃及周边。”另一居民忧心忡忡地说。

  一句“一言难尽”后,这位负责人打开了话匣子。他说,这是由历史遗留题目造成的。该单位隶属市园林局,现在是一家特困企业。多年前因为发不了工资,该单位部门职工抢占了其中的房屋,有的自住,有的将抢占的房租了出去。院中这家废品收购站就是通过租赁进来的,跟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,经营者又占了院中的亭台楼阁等建筑物存放废品。

  面临四周居民的指责,这位负责人表示眼下无可奈何。之前,因这家废品收购站非法经营,街办、派出所和消防部分曾清理查封过四五次,但效果均不理想。查封后用不了多久,废品收购站又会“死灰复燃”。彻底清理这个废品收购站,治理部分做不到,让一个完全对员工“失控”的单位去处理,难度更大,“心有余而力不足”。

  记者在现场查看时,引起一男子的警觉。该男子自称废品收购站是他开的,并信誓旦旦地说手续齐全。当记者要求他出示营业执照时,对方却说:“拿去办其他事情去了,几天后给你看。”记者再问,营业执照上的经营地点写的是哪里?对方肯定答复:“就在这里。”

 

  记者留意到,院中墙上有一个写着“便民再生资源回收站”的彩色招牌,上面写有一个监视电话。为了落实情况,记者照号码拨过去,但一直无人接听。事后记者通过“114”查询,发现该号码竟匪夷所思地被设置成“保密”状态。

  在采访中,四周居民对记者说,他们体谅市古建筑工程公司和职工的难处,他们现在只想退而求其次,但愿该单位那些出租房屋的员工考虑一下四周居民的感慨感染,即使出租,也最好租给正当经营的人。只要不再糟践环境,不再给人们带来不安就行。他们盼望这个存在隐患的非法收购站能尽快被取缔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