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的废品收购服务商 7X24小时回收热线

TEL:13828815366 00852- 69444093/QQ:1835417088

回收分类 / LEIBIE

联系我们 / CONTACUS

地 址:香港元朗公庵路DD114号

电话:13828815366 00852- 69444093

QQ:1835417088

Email: 1835417088@qq.com m13828815366@163.com

废品新闻 /NEWS

废品中转站建在小区正对面,让居民寝食难安

发布者:香港废品回收公司   发布时间:2014-11-11   阅读:1208

   这两天,家住万航渡路1425号的张先生,终于舒了一口吻。小区对面一个“扰民”废品回收站,在屡遭投诉举报后,终于拆除了。香港废品回收公司

 

  可同样这件事,对长宁区和“新锦华”来说,可不是好动静——拆掉的实际是个废品“交投站”,即中转站,是“再生资源回收体系”建设中的重要一环。

 

  为了改变本市资源回收行业散、小、乱的现状,两年前,结合立异社会治理,长宁区率先试点建立了资源回收体系。可两年来,试点屡屡受阻,中间环节回收亭、交投站的设置规划难以落地。资源回收体系的试点,到底何去何从?

 

  记者日前来到了万航渡路1425号小区。张先生反映的废品回收站,原本位于小区正对面紧挨马路的一块三角形狭长状、面积约500平方米的旷地上。如今,旷地已被临时围墙圈了起来,从缝隙中看进去,地上零星散落着各种垃圾。

 

  不外,五六个月前,这里不太平。张先生说:当时,旷地上用钢材支架搭起了大棚,棚内划分了几个区域,用于堆放不同种别的废旧物资。天天,载满一车车废品的三轮车不断驶来,卸货、称重、出售;分拣收拾整顿后,又被卡车运往别处。装卸货尤其是装卸废旧金属带来的巨大噪声,让小区居民不胜其扰;而频繁往来的进出车辆,令本就狭窄的万航渡路更显拥堵。

 

  居民的直觉以为,这简易棚子一定是“违法建筑”,于是投诉至相关部分。但随后调查发现,并非如斯。此处的废品回收站,为九华团体所属“新锦华”设立,属废品“交投站”,用于中转社区收废职员收来的废品。选址此处,是由于这里正好是改造尚未完成的拆迁基地,处于闲置状态。因此,“新锦华”与长宁区有关部分签约,临时租用。建造大棚,恰是为了减少噪音与粉尘的污染。但居民们不“买账”。随后,尽管废品回收站采取了诸多减少影响的措施,仍是遭居民反复投诉。因为得不到居民的理解,9月底,“新锦华”主动将交投站拆除。

 

  体系就此“断”了一环记者随后从“新锦华”了解到,决定拆除该交投站,是出于为居民着想,遵守“收废不扰民”的承诺。但实际上,封闭交投站带来的影响,远非损失十几万元大棚搭建费那么简朴。

 

  当初建设这个交投站,是长宁区推进建设“再生资源回收体系”的一项举措。长宁区是上海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建设示范区,相关工作早在2012年已启动,并由“新锦华”详细实施。所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,即废旧物资从居民家中到回收企业,中间应有点、站、场、网、园等各个环节。居民能直接接触到的,是社区的“交投点”,如固定的回收亭,如设立在社区、机关事业单位的回收点等等。废旧物资交由交投点,随后集中至交投站,再一步步向上流转。为了建设这一体系,“新锦华”还收编了近300名收废“游击队员”。

 

  显然,从点至站,间隔不宜过远。在万航渡路设立交投站,可笼盖附近华阳、江苏、新华等几个人口稠密社区。如今,拆除交投站,意味着在这个区域,资源回收体系链断了。“新锦华”称,这将导致收废价格被个体经营者压低,大量废旧物资无法进入回收系统,无法被规模化加工处置。

 

  在万航渡路四周,记者正巧赶上了正在理货的废品回收者李师傅,他告诉记者,之前,他天天收到的废品,都送到交投站里。现交投站被拆,“只能给一些个体经营户,三轮车骑到哪,送到哪。”为何不送其他交投站?“三轮车骑过去,太远了!”

 

 

  李师傅说得没错,长宁区目前仅余的两个交投站,地舆位置场处于外环两侧,偌大的长宁区,仅凭这两个交投站,无异于杯水车薪,无法实现对区域内再生资源的中转。

 

  据“新锦华”先容,两年多来,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的建设,确实难度颇大。其中最为难题的,莫过于“最后1公里”的买通,即交投点、交投站等回收终真个建设,实现废品的中转;而建设占地面积较大的交投站,更是难上加难。据称,资源回收行业利润不高,又要面对很多个体经营户的恶性竞争,租赁正规场地用作中转仓储不现实;加上寸土寸金,因此只能选择临时场地来建设。可临时场地不乱性差不说,交投站就像垃圾箱房、公交车站等诸多公共举措措施一样,难以获得一致认可。挨着哪,哪里的居民不兴奋愿意。

 

  如何突破资源回收行业的这一瓶颈?采访中,“新锦华”称,已设想了一些措施。如考虑每两个街道新建一个固定回收站,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;选址可以考虑商场、办公楼宇、工业园区等等。如其实没有前提设立固定回收站,则采取活动货运车形式,实现天天的中转。待回收体系终端建立完善后,“新锦华”则考虑将在目前回收的再生资源品种上,再增加电子废弃物的回收。

 

 

  以前,我们常戏称收废品的人为“收褴褛”的。如今,这行业有了个“高大上”的名称——再生物资回收。两个名称转换的背后,寄意着当我们将废旧物资交予收废职员时,意义不能简朴等同于用废品换钱的利益驱动行为,而是在保护环境、支持环保发展轮回经济。

 

  但客观讲,社会对于环保的支持并不够,这也恰是资源回收体系难以建立的原因之一。

 

  庶民这头:每户市民都有需要为废旧物资找到环保的消化渠道,但当周遭泛起“交投点”、“交投站”这样的处置场所时,却往往有抵触情绪。“悖论”如何解决?在收废企业科学选址的基础上,市民给予足够的谅解和支持也必不可少。

 

  政府这头:中央城区土地资源相对紧缺,但废品产生量又良多。按照近年来的划定,废品回收点、站理应有规划上的考虑;但事实上,这些措施并未得到落实。在当前鼎力倡导发展轮回经济和树立科学发展观的今天,政府理应在城市规划与支持回收行业发展之间寻找一个契合点。

 

  绿色环保,不能仅仅只是口号。如何解决建立“再生资源回收体系”的困局,需要政府、企业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