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镇江市大港新区银山鑫城小区,说起汤泽念这个姓名,许多人都会点点头:“哦那个收破烂的啊!”后边马上会接一句:“了不起!”由于,世人口中这个“收破烂的”,就靠着天天骑三轮走街串巷收废品,捐钱捐物帮了许多人,而自个却照旧和家人住在一处28平方米的车库里。
这些年究竟捐了多少钱,汤师傅说他从没有算过账,“每次都是零散捐一点,收破烂路过哪家发现日子不太好,就给个几百元。”尽管有人误解、有人质疑,但汤师傅捐得坦荡,他的理由也很简单——“比我难的还有许多,能帮多少就帮多少”。
小区门卫仲大爷指着汤泽念家的方位对现代快报记者说:“以前不知道他做了什么,看新闻才知道,他捐的钱都是收废品挣来的。”
依照仲大爷的指引,记者找到了汤师傅的家:三张床,其间两张凹凸床,四张板凳,最值钱的电器是一台14英寸的电视机,仍是50块钱回收来的。
没有卫生间,没有厨房,28平方米的空间里要包容6自个寓居。妻后代华玲说,去公厕要走上3分钟,夏天洗澡借邻居家的浴室,冬季去浴室。他们在车库外搭了一个简便炉灶,很少开战煮饭。
记者前去采访时,一家人正准备吃午饭,主食是煎饼,菜是腌的莴苣丝和萝卜干,由于大儿后代晨晨回家探亲,特意加了个菜——炒豆芽。
炒豆芽的油是捡的油桶里剩余的,这么的油桶在门外存放了一捆。不只是油,一家人身上穿的衣服也是汤师傅捡回来的,他身上的外套就是邻近工厂的厂服,现已穿了好几年。如此“抠门”,这一家子每个月的日子开支约是500元,别的房租是200元。
汤泽念一家人日子窘迫,收废品一年下来收入就两三万元,即便如此,他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钱捐给他人。就在前不久,他还和孙晨晨一起,给邳州期望之家校园(一所特殊教学校园)带去了几大袋衣服和几百块钱。
校园作业室主任魏宝明说,二十年前他在邳州认识了老汤。“他其时也就30多岁,一个年轻人能想到来看看这些孩子,不容易。”汤泽念经过电视节目知道了校园的状况,从1993年摆布开端,每年都会在助残节和春节前后,前去看望学生。
“大约1994年春节的时分吧,他从家里推了个板车,走了几十里地,送来了他家养的一头整猪,还有些冬瓜白菜。”东西尽管说不上宝贵,但走了几个小时的汤泽念已是满头大汗,他来到校门口的那一幕,让魏宝明至今形象深刻。
更让他感动的是,汤泽念到镇江以后,每年也依然会去校园看看孩子们,每次去都会带去几百块钱和四五个袋子,袋子里装的都是给孩子的衣服,收废品时收回来的,悉数洗得干干净净。
除了这所校园,汤泽念也曾屡次向镇江市残联捐款,由于捐款次数较多,乃至被时任镇江残联大众宣扬处处长殷红误以为是小老板。
据殷红回想,2006年汤泽念带来1000元,说要捐给贫穷的残疾人。以后,还经过残联的联络,结对帮扶了一名在上小学4年级的女人。接连赞助3年后,在女孩要上初中时,汤师傅提出要多捐一点,但女孩的家人得知他的家境后坚决不同意。
除了残联,镇江新区慈悲总会也是汤泽念常去捐款的当地。副秘书长赵衡泽介绍说,老汤赞助了一对山东来的刘姓姐妹。她们的爸爸妈妈正本做小生意,后来由于疾病无法持续,汤泽念得知后出资1万余元帮他们租了门面,用来卖馒头。
除此之外,汤泽念逢年过节还会送些东西到大港新区社会福利基地。管帐周孝惠告诉现代快报记者,老汤每年都会来福利基地好几趟,都是将钱物直接放在门卫处。记者在物资进出库明细表上看到,仅本年,汤泽念就4次上门,别离送了4件棉衣、400只小蛋糕、2箱苹果和300元现金。
自家条件不好,为何还要做慈悲?汤泽念说,最早是受到爸爸影响。他的爸爸曾是一名武士,在1944年铁佛寺战争中失去了双腿。“从小我就看着爸爸在没有双腿的状况下日子、作业,知道残疾人的苦楚。爸爸也劝诫我,遇到有艰难的人,要极力去协助他们。”
相同的,他也教学自个的孩子们,学会艰苦朴素,学会感恩和协助他人。孙晨晨本年25岁,他告诉记者,受爸爸影响,从小学开端每逢捐款活动他都参与,高中毕业后,他挑选了当兵。有了收入后,他捐款的次数愈加频频,有时分一个月拿到手2300元,捐了2000元。2015年末,他回了一趟邳州老家,给当地敬老院、民办中学和一个贫穷家庭各捐了500元,而在此前的几个月,他参与镇江的一个慈悲活动时,已向妇联捐了3000元……
也有人质疑老汤,为了做慈悲自个喫苦也就算了,为何还要带着妻子儿女?妻后代华玲却不以为然,反而很崇拜老公,“我也想协助他人,但老是害臊,他在前头,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动力。”听妻子这么说,老汤缄默沉静了一瞬间,抹了把脸说,“比咱们难的还有许多,我如今的条件能保持我最低的日子需要,剩余的多出来的就拿出来协助他人。钱多就多给点,钱少就少给点。”香港废电子回收